智能家居為什么這么火?
(文章來源:中國物聯網中心)
1、到底什么是智能家居?
縱觀行業,目前廠商主要從家電產品切入,加一個芯片,使其能聯網、能用APP方式控制,就稱之為智能家居。至于收集、分析數據,以及更多復雜的交互功能還處于設想階段。
2、為什么這兩年火了?
智能家居其實不是什么新事物,十幾年前,搞房地產和裝修的那群人就對這個東西十分看好,但彼時寄希望于通過一套大而全的系統來實現,耗資多,體驗差,所以只能淪為首富們的玩物,不能進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。
這兩年,家電廠商發現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可以讓單品的體驗變得更好,也能幫助促使行業重新洗牌,大浪淘沙,先行者就有機會攫取更多的利益。而互聯網企業也躍躍欲試,想要把家電產品變成自己的家庭入口,在硬件市場爭奪更多的話語權,從而來維護自己的軟硬霸主地位。當然,WiFi的普及、智能電視等產品的先行都為教育市場做了不少功課。
3、市場上主要有哪幾股力量?
主角當然是傳統家電廠商,最活躍的是海爾和美的,他們不僅僅開發了很多智能單品,還希望能夠以自己為中心,搭建一個智能家居的體系和平臺。這些廠商在產品的工藝和渠道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,但在軟件、互聯網等事關用戶體驗的服務上,和開放性平臺的搭建經驗上,劣勢也很明顯。建議多跟互聯網企業合作,乖乖做好產品就夠了,貪大求全行通。
第二股力量是互聯網巨頭,百度、阿里、京東、騰訊各有自己的玩法,共同點就是都把智能家居放在自己的云平臺上,用云的思路玩。因為家電產品太多了,碎片化現象很嚴重,巨頭們揚長避短,不去做產品是對的。但云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實在沒有什么吸引力。最終哪家能做成標準、體系,看的是其在家電廠商中的號召力。有人說京東沒技術,人家不是投資Broadlink了嗎?
第三股力量,創業公司。以小米、Broadlink、點名時間,以及眾多路由器廠商為代表,這些公司兼具互聯網基因和產品基因,都在嘗試從某一款產品入手,搶占所謂的家庭入口。
4、智能家居的控制會朝著什么方向走?
APP控制,語音控制,自動化。
APP控制真是太雞肋了,語音控制就能節省不少事兒,說不定手表也能成為家庭控制中心呢,畢竟和手機相比,手表可以一直帶在身邊,你對著它喊什么它都能聽到。
與APP、語音控制相比,最酷的當然還是自動化,眾多的家電產品在你預設的“if…do…”場景里互相關聯溝通。比如,當你半夜去上廁所的時候,感應器感應到你起床了,自動打開走廊的燈光。你完事后,馬桶自動沖水,燈光自動熄滅?;蛘呒依锩娴目諝猸h境不理想的時候,空調、空氣凈化器也能自動啟動調節。
可以說在自動化的場景里,智能家居才真正聯網,并且具有了判斷能力。當然,到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人體傳感器、空氣檢測器、煙霧探測器等傳感設備,作為輸入設備存在,為家電決策提供依據。
5、智能家居普及還需要什么東風?
目前存在的問題:首先,功能雞肋,沒吸引力,需要慢慢改進;其次,價格太貴,窮人買不起,但成本確實高,需要時間,等哪天空調價格因為都裝上了芯片所以全部上漲了,人們可能就不覺得貴了;第三,消費者的觀念問題。市場需要教育,至于那些渾水摸魚、借概念炒作的家電廠商,往往會使事情南轅北轍。第四,標準不統一。都想拿控制權,最終還得憑實力說話。